close

  □蔣光祥
  在業內一向風格激進、多年來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活力的民營銀行急先鋒民生銀行,近日其千家社區網點被迫或轉或停。原因是銀監會近日出台的277號文規定社區銀行只能分“有人”和“無人”兩種模式,不存在中間形態。“有人”網點必須按照支行網點審批流程來持牌,“無人”網點只能自助。“有人”網點的工作人員還必須為銀行的正式員工,這招更是對意圖依靠派遣第三方人員迅速擴張的商業銀行釜底抽薪。此舉意味著在三五年內,“小區金融”熱熱鬧鬧、遍地開花局面出現已幾無可能。
  銀行從來不是活雷鋒,多家股份制銀行紛紛搶灘社區銀行大多出於兩點原因,一是可以成功避開申請分支行所需的門檻與漫長的監管審批流程;二是通過大量開設這樣的便民店,直接切入社區終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一方面攬存,一方面發掘居民信貸需求。一些銀行正欲靠這條“小區迂迴、包抄市中心”的小路突圍。除民生外,興業、華夏、廣發、光大、上海農商等各家銀行早已動手佈局,現在一併熄火。熄火原因監管機構給出的解釋主要在於社區銀行的道德風險無法防控,諸如居民遭遇“大忽悠”問題、客戶信息的保密等問題。
  問題是小區金融不讓搞了,道德風險就沒有了麽?顯然為否。那麼監管部門就不應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卻自覺或不自覺地充當阻礙創新的力量。這方面,證監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相呼應,IPO開始朝註冊制轉變的做法值得參考。IPO審查後撤的這一小步,是A股前進的一大步,這標志著監管部門的職能發生了質變。監管部門只需做要素上的合規性審核,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礎上,發現騙子重罰即可。社區銀行同樣可以如此操作,監管部門只需緊盯違規行為,一旦有,可以罰到銀行破產、經辦人法辦。而不是從道德層面去考量別人腦中可能存在的邪念,進而簡單地叫停或把門檻抬高。
  和“小微金融”一樣,“小區金融”的載體社區銀行走的不是眼朝上的“高大上”路線,而是扎根基層,傳播金融基礎知識的同時,打點自己的小算盤。只要不違法,未嘗不可。現在有銀行願意從冷冰冰的防彈玻璃櫃臺中走出來,進入社區普及經濟知識,順帶積蓄些自己的客戶忠誠度,卻因“莫須有”的道德風險被因噎廢食,真的沒必要。  (原標題:社區銀行,社區不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03aioj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